—记民航“三优创建”优秀安全班组“指南者”班组
本网讯 刘正牌 报道:“we guide you home!”,这是每个空中交通管制员的骄傲。在中飞院遂宁分院,有这样一群管制员,不仅为飞行机组提供空中交通管制服务,也在为中国机长的培训养成添砖加瓦—他们就是民航“三优创建”活动优秀安全班组:“指南者”班组。“指南者”班组现有人员11人。近年来,班组始终秉承“全院一盘棋”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安全高效的管理理念、通过强化能力和作风建设,培养“全能型”管制员,致力于打造一支“理想信念坚定、作风意识优良、专业技能过硬、团队合力迸发”的队伍,为学院飞行教学训练保驾护航。
——初心不改,红色基因在天地间传承
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指南者”班组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原空军十四航校二团调度室,从那时起,“艰苦创业、励精图治、勇担重担、敢打硬仗”的老二团精神就始终伴随着班组的建设和成长,激励着一代代的管制员。现任班组长汪朝东回忆道:“我记得自己刚进单位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接受红色基因教育。无论是航站时期,还是成立遂宁分院之后,班组坚持把队伍作风建设放在首位,正是靠着老二团精神,我们才能一次又一次地克服困难,迎接挑战,扎扎实实完成上级交给我们的空管保障任务。”
匠心独具,服务训练。“指南者”班组是中飞院目前唯一一支承担训练飞行起飞线塔台席位指挥工作的队伍,需要熟练掌握不同机型、不同科目、不同机组性质、以及高密度同场运行的组织指挥方法。在一代又一代的“传帮带”过程中,班组依靠团队学习、技术专研、参加初教机练习器飞行体验、与飞行指挥员交流研讨等形式,建立了从管制员到管制指挥员的培训体系,培养了一支具有多执照、胜任多席位的“全能型”管制队伍。几年来,“指南者”班组和飞行大队密切合作,承担了塔台席位50%左右的指挥任务,以及全部进近席位的指挥任务。在本场指挥、驻场南充、千里调机等工作中留下了他们忙碌的身影,完成10余万小时飞行训练指挥保障,确保了飞行训练安全、高效、顺畅。
——筑牢基石,助力分院展翅高飞
整章建制,防患未然。近年来,班组结合教学训练飞行实际需求,不断优化《遂宁机场进离场程序》,制定《遂宁机场ADS-B失效处置程序》和《安全预想46条及冲突解脱程序》等多项制度,为管制指挥安全管理找到了具体且关键的着力点。班组定期进行空中防相撞专题研讨,不断识别新的危险源并加强管控;引进指挥防相撞告警系统,根据训练飞行特点设置参数提供告警,提高空中防相撞能力;更新《航空器和非航空器紧急事件应急救援处置程序》,明确管制分工,有效提升班组应急处置能力,在多次特情处置中得到分院通报表扬。
开疆拓土,扩容增量。为了缓解训练量急增带来的压力,“指南者”班组不断深挖训练空域资源。完成了遂宁至自贡直飞和折线两条航线设计工作,制定了相应的管制指挥预案,主动承担兄弟分院转场自贡部分航线飞行指挥工作,为打通南下大通道提供了安全、高效的指挥保障;相继开拓遂宁到马桥村、武胜和赛马的航行航线;积极投身遂宁新机场建设,科研项目《遂宁新机场训练飞行空管指挥方案规划设计研究》获得学院立项。
——提质强能,“指南者”班组又启新航
优化管理,挖掘潜力。“指南者”班组坚持带班主任全面负责运行现场的班组管理模式,同时强调班组内部科学协调机制,建设班组安全管理的长效制度;推进“三化”活动,将标准化指挥、精细化管理及合理化建议作为加强班组建设的有效载体,班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得到提升;积极探索“疲劳风险防范”措施,科学合理管理班组资源,优化运行排班;创新管制员取得情报执照并兼职情报员的方式,实现了航行情报和运行保障的无缝联接。为缓解一线人员紧缺的实际困难,从空管站领导到科室管理人员,凡是持管制执照的干部均参与班组一线运行,发挥头雁效应和表率作用,充分挖掘班组人员的潜力,促进了团队的精简、高效。
创新学习,提升能力。班组注重学习型班组建设,以“积极、进取、专业”为目标,通过专题研讨会、换季培训、班前准备研讨等各种形式开展空管业务学习,不断提高管制员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针对不同方式引进的管制人员,按照“分层次定内容,分阶段培训,定期考核反馈,追加培训再考核”等方式,完善培训管理制度;鼓励班组成员积极申报学院科研项目和青年基金项目,以研促学,解决组织指挥工作中面临的具体问题。
风劲潮涌,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策马扬鞭。
面对分院新机场搬迁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指南者”班组将继续加强基础建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班组执行力、创新力、凝聚力,以推进分院高质量发展为己任,开创地空合作新篇章。
我愿与你长守,脱波回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