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郑波 摄影报道:7月10日21点58分,B-3672飞机安全平稳落地,遂宁分院开启深夜航训练模式,将夜航运行延长至每日22:00。分院党委书记李蓉、副院长阎成鸿、王恒和各运行保障单位及部分机关单位的负责人在塔台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训练模式的调整,是一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工作。针对夜航训练模式调整,分院高度重视,7月5日,组织召开了夜航运行模式调整专题预备会,王恒介绍了夜航运行模式调整的目的及基本方案,详细听取了各部门运行模式改变后存在的问题、风险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的汇报,并从人员、设施设备及飞机、环境和组织管理等四个方面就夜航运行模式调整后的风险进行了讨论评估,对风险点进行了提示,对继续做好深夜航准备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分院院长黄文彦要求各单位要积极行动起来,统一思想认识,认真做好风险评估,有针对性的进行一次安全排查,强化组织,落实好责任,党员干部要强化责任担当,深入一线解决实际问题,发挥好带头模范作用,发扬攻坚克难的精神,要迎难而上,稳中求进,确保如期顺利开启深夜航模式。
7月6日和7月10日上午,分院又分别召开党委会和现场飞行碰头会,对深夜航运行准备工作进行再次动员,统一思想,对运行准备情况进行汇总,对运行风险进行评估,对特情处置进行了优化。会议强调,面对高温、假前、任务重等不利因素,分院上下思想上要有充分的准备,要本着“量力而行,不急不赶”的思想,科学合理的安排好人员及各项工作,确保运行安全。会议通过评估各运行保障单位准备工作情况,一致认为分院已符合深夜航运行条件,即日起正式开启深夜航训练。
深夜航的正式运行,是落实学校严格按照训练大纲进行多发商照阶段夜航训练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分院训练量和飞机利用率,为全面提质增量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也标志着遂宁分院向成熟分院又迈进了一步。

夜航模式调整专题飞行预备会

整装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