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分院插上腾飞翅膀的遂宁机务
历数风雨征程,遂宁机务从无到有,从稚嫩走向成熟,分院成立近四以来,机务工程部认真贯彻落实学院和分院要求,以“无差错,出好机,多出机”为目标,以“夯实基础提质量,文化引领强素质”为主题,努力建设安全、文明、和谐单位,确保了飞行训练安全,为分院成为学院新的飞行增长点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凝心聚力,开创新局面
2013年是遂宁分院成立之年,也是遂宁分院机务工程部筹建开局之年。面对当时“百事待兴”的现状,机务工程部迎难而上,在人力资源不足,环境条件艰苦的背景下,以分院“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建院思路为方向,以实用、高效、安全为目标, 竖起“抓班子、带队伍、帮思想、促作风、保安全”的大旗,积极规划筹备,完成了办公及工作场所的规划设计,并在学院机务维修范围内创新地提出并推行了“机电一体化”的维修模式。认真做好整章建制工作,编写完成了维修管理的各类手册和程序,搭建了维修体系框架和各部门人力资源的分布, 构建了生产、质量、技术、航材、培训五大系统,并建立完善了匹配的遂宁机务维修管理网络体系,为运行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铺平了道路。
机务部人员43人,平均年龄为33岁,来自“五湖四海”,涵盖了原遂宁航空站、后续储备以及学院其它单位外调人员,这是一支年轻的队伍。机务部始终坚持把打造作风、技术双过硬的队伍作为长期努力的奋斗目标,将维修作风建设融入单位行政、党建等各项工作中,融入维修工作的每个环节。通过维修人员诚信制度建设、新进人员岗前教育、班组讲评会、安全形势分析会、专项安全整治和安全文化建设等多方面管理工作和多种形式,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弘扬和传递正能量,宣贯纪律队伍的理念,大力纠正“有章不循”、“习以为常”不良维修习惯,始终保持了单位的风清气正、队伍的团结严谨,为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强化培训 夯实维修基础
遂宁分院机务工程部作为一个新成立的维修单位,队伍年轻。面对维修管理和人员技能基础相对较为薄弱的情况,机务工程部积极筹划,以抓机务作风、维修管理知识和技能培训为重点,加大人员培训力度。同时,在运行初期,将遂宁机务维修人员融入新津机务分流中队,参与实际维修工作,汲取维修经验,使年轻的机务队伍在短时间内得到了较为全面的工作锻炼。
2014年7月被局方获批172R飞机各级定检、换发和10000小时以下计划性维修项目能力,同年9月,全面、独立地承担起了分院执管飞机的维修和学院内转场飞机的过站保障工作。截止2016年5月,遂宁分院机务部已顺利获得了PA-44-180、CESSNA172型飞机航线维修、各级定检、换发维修能力。

齐抓共管,党建思想工作促作风
机务工程部这些年的不断进步,靠的是团队和集体力量,靠的是党政两条线的齐抓共管。一直以来,机务部注重班子和党员政治学习,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发挥班子整体功能,严明党的纪律,学习践行“两学一做”的要求,严格党员发展程序和标准,加强廉政教育和风险防控。党建工作的有序开展,为机务部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证、组织保证和精神动力。
通过积极工作,机务部汇聚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合力,营造了“思想统一,步调一致”的融洽氛围,形成了“上下一条心,机务一盘棋”的良好局面。当前,机务部风清气正、干劲十足,处处充盈着正能量。近四年来,先后获得2013-2014年度学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2014年度学院和全国民航“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机务工程部团支部被评为学院团委2015年度“五四红旗团支部”;2013-2016学院先进集体。

抓牢安全筑文化,特色文化促安全
自组建以来,机务部就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持续投入。结合“为分院插上腾飞的翅膀”、“我与分院共成长”、“分院成长·我在行”、“安康杯”竞赛活动及各类安全竞赛活动,深入推进机务行业文化、安全文化及班组文化建设。如,突出文化建设处处开花结果的思路,通过宣传板报、校园网、QQ群、文艺汇演等形式大力宣传机务特色,展示机务人员风采;几年来,相继制作了机务工程部“荣誉墙”、班组天地、文化展板,图文并茂地展现该部门工作主体思路,强化人员规章意识,增强了单位和员工的集体荣誉感,营造了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文化氛围。
